长期看好阿里/银泰战略投资合作

qianbing

本文作者是中金公司分析师钱炳

近日,阿里巴巴集团出资53.7亿港币投资银泰,包括16.6亿港币股票(占扩大后总股本9.9%),37.1亿港币可转债(期限3年),完全转换后阿里集团总股份占比26.13%,将成为第二大股东,仅次于董事长所持股份26.53%。

此外,双方将合资成立合资公司,银泰和阿里共同投入资源,成为双方O2O的排他性平台,包括但不限于百货、购物中心、超市等业态,意味着双方发展该类业务此公司将是唯一平台,签署非同业竞争协议。

今天和市场交流的情况来看,顾虑点在于:1)入股短期摊薄;2)和阿里如何做,合资公司的定位;3)市场对于大电商入股热情不像原来那么高。

我们认为这个合作在零售和电商行业都是重大事件,一个是最大的电商公司,一个是经营管理优秀、最能和电商融合创新的零售公司,这个结合将带来新理念和模式(当然中间需要不停探索)。

银泰通过多年与淘宝、天猫业务层面的合作,和阿里巴巴集团彼此了解,对双方的优势互相欣赏。银泰本身是现金流充足的公司,阿里对银泰的投资更多的是对企业的认可,两者希望共同构建新商业模式。

银泰的自身优势包括创新能力强;商品数字化程度高;新产品、网络对接、会员服务等都比较领先。这些是互联网企业很看重的,银泰做的是他们想要的。

市场的顾虑在于总股本从原来的20.07亿股变成27.17亿股(增加35%左右,阿里最终持股26.13%),静态考虑变化会比较多。短期稀释问题确实存在,但是53.7亿港币的投资显示的是双方对今后发展趋势判断和做大做强决心(目前业内除了银泰确实也很难有谁能够实现有效对接),同时入股后上市公司也会在转型、业务开发、M&A、财务收益方面有业绩体现。

同时,即使我们不考虑任何增量盈利贡献,全面摊薄后2014年市盈率14倍,也不算贵(对于转型和潜力的公司应给予估值溢价)。

和阿里合作定位和目标,纪要里面有相关论述,虽然部分点由于协议问题并不十分明确,但总体方向较为清楚。同时,有一点好于市场之前担心预期的是:阿里和银泰上市公司全面合作,同时成立合资公司作为双方O2O排他性平台(包括但不限于百货、购物中心、超市等业态),而且虽然目前公司持股19.9%,但是后续银泰网会装入JV形成主体,双方持股可能接近对半(之前市场担心上市公司持股太低)。

阿里和银泰的合作,使得银泰能共享客户资源、推进O2O和突破地域问题。淘宝有5亿注册用户,支付宝有6、7亿注册用户,这些客户流量的对接能使带来巨大的销售额。

银泰最大优势之一是线下良好的门店资源,客户落地体验有优势,同时商品和客户数据化后对接也将更加顺利。从泛渠道角度而言,和阿里合作后产生的销售和服务不只是银泰的30多家门店,而是变成广泛服务于其物理位置上没有覆盖到的消费者和供应商,同时银泰就能摆脱原有的地域局限,实现全国性的商品销售。比如淘宝天猫的用户没有地域限制可以来买银泰的东西。

我们维持推荐,今天市场反应有点过度,建议可以买入。

(本文经过文字编辑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