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基金大手笔下注中国环境治理行业

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基金2013年投资中国境内与环境相关的公司总额达12亿美元,占当年交易金额的8.3%,是历年来环境行业占比最高的,亚洲私募股权评论的最新报告显示。

去年环境行业的交易金额是由几笔大额交易拉动的,其中包括RRJ资本3.49亿美元购买环保能源和新能源公司中国光大国际7.85%的份额,以及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国家主权基金中投公司RRJ资本2.09亿美元入股上海实业环境控股有限公司

私募股权基金对中国环境行业的热情可以从RRJ资本入股中国光大国际的交易结构中看出。RRJ资本购买的是光大国际普通股,而不是常见的可转换债券。可转换债券能为投资者提供下行风险保护。而且其8.52港元每股的价格也仅仅是公司消息透露前五个交易日平均价格的1.9%折扣价。

同时,上海实业环境控股的交易对其估值为5.866亿美元,与2007年公司债券持有人督促公司组建破产财团的境遇大相径庭。

对中国环境治理行业的热情不光来自于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基金。对冲基金也积极加入到本轮投资热潮当中。以香港为总部的另类投资公司太盟投资集团(前身为”太平洋投资集团”,英文为PAG)就通过旗下的对冲基金向世界最大的太阳能板提供商之一,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投资了2亿美元。

在能源行业最活跃的投资人包括持有30家环境行业投资组合公司的青云创投,持有20家环境行业投资组合公司的深圳同创伟业,持有16家环境行业公司的德同资本,以及持有12家和6家环境投资公司的红杉资本中国和启明创投。

根据亚洲发展银行的估计,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少于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空气质量标准。

去年8月,中国提出未来发展环境治理行业的计划,在2015年之前将环境行业发展到45万亿人民币(7千3百亿美元)的规模,年增长率超过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