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许多中国的科技企业正通过裁员和控制成本节约开支,期望能熬过这个漫长的资本寒冬。一些投资人预计这个冬天至少要到2017年底才能结束。
受影响的包括科技类独角兽企业,如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公司,美团点评以及一些新兴的初创企业。
小米公司已对其数以千计的仓库工作人员进行了裁员。而网上订餐企业饿了么正将其配送团队外包给第三方公司,以此降低劳动力成本和员工保险费用。
团购平台美团点评前不久宣布在其35000名销售人员中推行新的淘汰制度。该制定规定凡是连续两个月排名在后15%~20%的员工会被裁掉。
中国网络视频公司爱奇艺最近要求业务部将差旅及产品采购相关费用减少近10%。
社区服务O2O(线上-线下)平台爱鲜蜂将全国1100人左右的规模缩减至700人左右。移动办公解决方案提供商纷享销客最近宣布裁员30%,并展开了一轮减薪计划,据中国媒体报道。
“这是企业首席执行官在特殊时期需要做出的选择。”一位未具名的投资者在听完一家投资组合公司近期裁掉数百员工的新闻后发表的感慨。“如若不这样做,很有可能会让这个公司濒临破产。”
当然也有个别极端情况,一些风险投资基金甚至要求投资组合企业批准大额的支出。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下风险投资环境低迷的同时,实体经济在缓慢增长。
一些风险投资者预言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可能会降到5%以下,而这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压力,包括电子商务、O2O、企业服务和P2P借贷。
对于中国零售业,2015年上半年共有121家大型零售店关门,破历史记录,据商务部数据统计。
尽管经济环境不景气,投资者和创业者对于未来长期还抱有乐观的态度。2018年和2019年可能会迎来一大批IPO创业公司,据高榕资本合伙人预测。
“即便在投资和经济不景气的阴影笼罩下,但现在仍是最好的时代。”投资者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