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中国金融播客,主持人向冀评述2013年3月25日至4月1日的重要财经投资新闻:
– 三月,中国官方PMI(采购经理人指数)数据回升明显,与早前公布的汇丰PMI数据一致。同时,统计数据也进一步支持了中国经济复苏势头增大的观点。
– 经济学家认为2013年可能会“虎头蛇尾”,即上半年强劲而下半年则有诸多不利因素。投资者应保持谨慎,因为政府在下半年将会房地产行业(可能来自中国中央银行)采取更多的紧缩措施。
– 澳新银行(ANZ)发布报告,呼吁香港住宅地产的泡沫破灭。过去的12个月内,香港的经济增长为1.4%,但住宅地产的价格上升了23%,超过了先前1997年的峰值。澳新银行估计2012年底,香港住宅地产的实际价格高于其公允价值的24%并进入调整中。
– 历史上,实际价格与公允价值之间差距的日益扩大(就像现在这样)会引起重大的价格回调。例如,1997年四季度、1998年二季度和2008年四季度,所有注册价格的降幅都超过16%。这向我们表明了可能出现的价格回调的程度。
– 联博(Alliance Bernstein)发布了一份中国上市银行自2012年四季度以来业绩表现的报告。平均来说,整体业绩超出了市场预期的1%。对此,联博解释可能是受以下因素影响:1. 净息差较上一季度上升2个基点,而市场预期下降5至10个基点。2. 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25%,特别是卡业务和托管业务。但是请注意:联博预计今年第一季度的净息差将缩小5至10个基点。
– 标准普尔上周发布了一份中国影子银行业的报告。美国评级机构估计,中国的影子银行业2012年底的规模高达23万亿人民币(3.7万亿美元)。这相当于银行业贷款总额的34%,或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4%。与此44%形成对比的是20国集团和欧元区的111%。
– 但仔细分析后,标准普尔不认为中国的影子银行业已经达到了破坏中国金融体系的程度。这是因为:1. 中国的影子银行业规模相比正常的银行业较为适中;2. 影子银行产品的风险预测并不都是烂苹果,其中只有一小部分可能会变糟;3. 从资本化、盈利和资金配置方面考虑,中国的官方银行业处在一个相对健康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