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以来,全球共有92家企业融资规模或出售价格低于估值,风投圈称之为“流血融资”或“流血退出”,据数据公司CB Insights的报告显示。
其中有相当多的中国企业被列在名单中。在此我们列举出了一些可能让投资者,尤其是晚期投资者损失惨重的六大流血融资企业。
1、豌豆荚
据报道,总部位于北京的移动APP分享平台豌豆荚于今年夏季以近2亿美元的价格被阿里巴巴集团收购。
这仅占豌豆荚于2014年上一次融资后达10亿美元估值的一小部分。如果考虑到两年前阿里巴巴曾计划以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该公司,豌豆荚流血退出的程度将更加严重。
豌豆荚曾获软银集团、高盛、DCM、创新工场开发投资基金共1.28亿美元的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投资者中,高盛投资豌豆荚是其首次涉足中国移动互联网项目。
2、新美大(美团点评)
今年1月,中国本地按需服务提供商美团点评完成逾33亿美元新一轮融资,投后估值达180亿美元。
但随后按需服务市场状况变得愈加复杂,美团点评的竞争者饿了么和百度糯米纷纷根据消费者行为的转变提升服务质量,迎头赶上。
今年夏季更是传出美团点评大裁员的消息,尽管美团点评正面回应称该计划是为了更好地激励员工。
据报道,今年9月,中国一些资产管理公司向散户打折出售新美大股权。
新美大的估值仅为124.5亿美元。较上一轮融资估值,散户实际入手的价格打折幅度达到了6.9折,据被披露的股权售卖书显示。
美团、点评及新美大共完成近60亿美元融资。
投资大众点评的公司有腾讯、红杉资本、谷歌、挚信资本、启明创投、光速创投及其它投资者。
据报道,美团曾获高瓴资本、富达基金、阿里巴巴、泛大西洋资本等公司投资。
今年1月,新美大融资33亿美元,由腾讯、DST与挚信资本领投,今日资本、国开开元、Baillie Gifford、淡马锡和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跟投。
3、趣店(趣分期)
上周,深交所上市的国盛金控宣布同意以3.75亿元收购中国分期购物平台趣店集团5%的股权。
趣店集团在此轮交易中的估值为75亿元。今年7月,这家总部位于北京的公司在Pre-IPO轮融资中筹得30亿元,估值达100亿元。
但最终国盛金控从老股东北京凤凰祥瑞手中买入趣店5%的股份。而这两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同一人。因而,这笔交易实质上只是把这5%的股份从一个口袋放到了另一个口袋里。,并不算真正的流血融资。
不过,趣店目前正在做上市准备,投资者值得关注下趣店是否能继续维持它的高估值。该公司在招股书中披露财务状况之后,一切将很快揭晓。
趣店的投资方包括凤凰祥瑞、杭州联络互动、蓝驰创投、源码资本、北京昆仑万维与蚂蚁金服。
4、小米公司
截至目前为止,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的估值停滞在2014年12月完成11亿美元E轮融资后所达到的450亿美元。
去年4月,小米开始在印度运营,并获得印度塔塔集团名誉董事长拉坦•塔塔(Ratan Tata)的投资。
在最新公布的福布斯排行榜上,小米创始人雷军的资产净值从去年的132亿美元下降至84亿美元。而雷军绝大多数的个人财富是其在小米公司中的股份。
因此,有理由相信,当小米被证实完成又一轮融资或获得外部资金之时,很有可能是一次流血的融资。而且有消息传出该公司已经正在试图进行流血融资。
小米公司的投资方包括启明创投、晨兴资本、IDG资本、全明星投资、厚朴投资、DST、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GIC、云锋基金以及Ratan Tata。
5、国信灵通
国信灵通成立于2005年,曾获前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启迪控投的支持。
2012年,中国网秦移动获得该企业移动服务提供商的控股权,投资金额不详。该公司交易后估值为5.3亿美元。
2015年,网秦又以8000万美元将国信灵通卖给该公司创始人及高级管理层。
据CB Insights数据显示,该公司曾获得1800万美元的小额外部资本,但投资方不明。
6、凡客
中国线上服装品牌凡客在其巅峰时期的估值达30亿美元,但过度扩张和经营不善致使该公司背负了十几亿元的债务以及价值近20亿元的库存。
该公司曾试图扭转困境,员工从1.3万锐减至180人,并加大核心产品的发展力度。
今年4月,创始人陈年表示公司正设法解决巨额债务和库存问题。但该公司的早期投资人小米创始人雷军仍在宣称,投资该公司是他最大的错误。
截至目前,凡客共融资5.7亿美元,投资方包括联创策源、中信产业基金、IDG资本、雷军、启明创投、赛富投资基金、淡马锡与老虎基金。
还漏掉了哪些公司?快来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