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严管借壳上市的草案。众多公司知难而退,终止案例的数量上升明显。然而壳价却就此上涨。
今年6月至9月四个月中,共有150家上市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终止。相比之下,在重组新政发布之前的两个月,终止并购重组的案例还只有49家。
在这150例并购重组案例中,共有54家企业明确指出因监管政策变化而终止了重组进程。
尽管监管环境趋严,但壳价却在持续上涨。
上交所上市的四川国栋建设刚在9月终止重组,不到一个月,又同意以高出75%的价格转让了控制权。
包括深交所上市公司科林环保在内的一批上市公司近日同意以高出协议前一天收盘价70%的价格转让了控股权。
新规的发布和落实将意味着监管不确定性的终止。但符合条件的壳相对稀缺,致使壳价上涨,据匿名人士向中国媒体透露。
今年6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9月,新版《管理办法》最终落地并开始生效。在新规中,证监会对借壳上市设立了更为严格的认定标准。
五个指标中任意一个指标撞线都认定为借壳。借壳交易必须严格遵循首次公开募股的标准审批程序。
这五项指标包括资产总额、资产净额、营业收入、净利润和股份。而原本认定借壳交易仅考虑资产总额这一个指标。
此外,新规增设了主营业务结构根本变化的特殊指标。如果公司主营业务结构发生改变,交易也会被认定为借壳。
还有一起因新规致使借壳上市流产的案例。今年6月,上交所上市的西藏旅游宣布终止收购联想控股支持的总部位于北京的线下第三方支付公司拉卡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