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首先我想说,中国某些行业的确存在过度杠杆化,如企业借贷和影子银行,但这不同于美国次贷危机之前的信贷热潮。
中国企业的贷款在2009年左右增加了一倍,其创造的大量不良贷款最终将浮出水面。中国21世纪初的不良贷款估计有5千亿美元。如今,中国的不良贷款估计是这一数字的两到六倍,这让我看到了未来存在巨大的机会。
问:您认为在该信贷周期,中资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的峰值将会是多少?
答:中国的官方不良贷款率是一个极具误导性的指标,因为分母的变化可以导致这一数字的显著改变,同时也要看哪些贷款会被划分为不良贷款。如果银行继续延长贷款期限,假装一切没事,不良贷款率将仍保持低位。我估计在中国未来可能出现困难来偿还的贷款金额会在(中国所有银行贷款总额的)10%以上。
问:您认为现在救助融资也是一项好的投资吗?
答:我们公司所做的三个策略,即不良贷款、救助融资(或困厄特殊情况)和非困厄特殊情况,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三个策略都出现非常良好的投资机遇。
救助融资出现越来越多的机会是由于目前中国的经济放缓。而且,在过去的一年左右,影子银行活动的萎缩和信托公司的违约使得更多的企业愿意支付高利率来从我们这样的人手中得到融资。
总体而言,我对这一领域的投资机会持谨慎乐观态度。我们现在的投资很谨慎,因为中国经济还在继续减速,不良贷款也会越来越多。此外,资产的质量可能会下降,而且流动性也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问题。
问:那么,你们今年的投资步伐和往年比会有什么变化?
答:我们未来很可能会投入更多的资金,因为即使我们每年的投资笔数保持不变,每笔投资规模也可能会进一步扩大。我们现在在看的一些投资,一些不良贷款组合的总价已经接近1亿美元。这对我们的基金来说规模太大,但关键是,我们如今看到的不良贷款组合规模比起四五年前的2000万美元至3000万美元来说要大得多。
问:您认为哪些行业会产生最多的不良债务机会?
答:不良贷款的范围横跨各个领域。对于特殊情况融资,我们认为房地产行业是这几年最有吸引力的,因为中国在收紧这一领域的贷款。但是我们只投资于迫切需要融资但却无法获得资金的那些行业。
最重要的是,我们是资产抵押型贷款人,所以我们不太可能借钱给服务或技术型的公司。
问:这让我想起看到的一个关于中国商业银行的评论,说他们运作更像当铺,因为他们总是在做资产抵押型贷款,而不是承担信用风险。
答:嗯,还是有区别的。当铺会实际上拥有抵押资产,而资产抵押型贷款人只拥有一份文件,这份文件允许其诉诸法院并由法院对借款人的抵押资产进行拍卖。
我们在不良贷款业务中已经经历过数百起诉讼,看到了借款人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对其债权人进行欺骗和隐瞒。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做特殊情况投资时,尽量在一开始就实际占有资产,避免再通过法院来进行资产的占有。因此,我们的特殊情况业务从来发生过违约。
问:您能否向我们介绍一个你们近期投资的例子?
答:半年前我们从中国的商业银行购买了一个不良贷款投资组合。这是我所知的第一笔商业银行出售不良贷款给外国投资者的交易,这得益于中国政府开放市场,允许银行出售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坏账银行)之外的第三方实体。这个例子表明现在市场上的不良贷款卖家越来越多,包括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和信托公司。
另一个例子是我们几年前投资的一个房地产项目。该项目当时价值三亿人民币,但距离完工还需一亿元人民币。我们发现一个大型国有企业已签署购买该房地产的协议。因此,我们首先将还未完工的房地产资产转移到我们名下,并确保该国有企业仍然计划履行合约购买该地产。最终,该项目得已完工,国有企业也购买了这一物业,我们也成功实现了退出。
问:截至目前你们的投资回报表现如何呢?
答:我们所有的投资都没有亏过钱。我们已经取得了私募股权投资级别的回报。有些时候,实现这种回报和保持回报的持续性比较困难,但从根本上而言,我们并不追求高风险高回报,而是试图把重点放在只通过承受高级房地产抵押担保贷款的风险,而实现私募股权回报。这种风险与回报的错位是我们追求的关键。
问:最后一个问题,您认为中国和较发达市场之间不良债务投资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答:在中国,这一领域的竞争对手较少。此外,在较发达的市场,你可能必须介入复杂的破产重整流程、变更管理层、重新谈判劳动合同等。但在中国,你可以做一些更基本的事情,但这仍然需要大量的本土经验。
关于方杰明:
方杰明是中国不良债务投资公司海岸投资的联合创始人。在创办海岸投资之前,他是几家公司的创始成员之一,其职业生涯的大部分都专注于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