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企业逃离中国?

Alberto Forchielle

本文作者是中欧私募股权公司曼达林基金的创始人傅格礼(Alberto Forchielli)

全球化中国与跨国公司之间互利共赢的均衡点正处在十字路口。在经济的祝福下,中国与跨国公司”喜结连理”。

自从2001年加入WTO以后,这对”新婚夫妇”的一方达到成熟,在邪恶的利益驱使下,双方冷漠地进行了一场异教徒仪式,以示庆祝。爱情不可避免地遭遇了”七年之痒”,但银行账户持续了更长时间。他们仍沐浴在经济增长的滋养中,当然与情感无关。

婚姻陷入了危机吗?跨国公司找到了更年轻、更漂亮的国家吗?

这段关系似乎已经恶化,但危机并非不可逆转,也许是因为更合适的伴侣尚未出现。跨国公司希望将资金投向别处,但长城之内的汽笛声,无论多么哀伤和衰老,始终掣肘着他们。

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具生产性投资吸引力的国家。如果考虑金融投资,仍独占鳌头,领先美国,如果考虑流入香港的资金(实际上,绝大部分资金流向中国大陆)。”红色巨龙”仍然散发着魅力,其致命的吸引力并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减。

然而,所有的调查均证实,外国公司的冷漠和对抗情绪,似乎夫妻之间的秘密协议已经破裂,美国企业的低语已经认可:”中外合资企业总是同床异梦。”有时,美梦还会演化为噩梦。

在华的美国和欧洲商会近期发布的年度报告,以及最知名的国际企业代表均认可了这一观点。这些谴责之声逐渐变得强烈和具体。总之,中国政府偏袒本国企业,惩罚外国企业。中国企业可以逃税,违反环境保护法而免受惩处,不严格遵守劳动合同。

相比之下,跨国公司,无论大小,均受到各种限制,削弱了他们的竞争力。这是关键的论据,因为他们面对的不再只是境外消费者。自从中国政府决定通过立法提高工资,并且不再完全依赖国际市场需求以后,市场重心开始转向国内。

此外,跨国公司也认为,公开招标程序缺乏透明度。地方企业,通常是国企,获得最重要的项目。利用外国技术优越性的时代已经结束。当时,中国为了摆脱落后而愿意谈判;如今,为了促进野心勃勃的国内企业,中国会直接打击外国竞争对手。最后,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司法体系仍偏袒中国企业。

中国企业通常是商业争议的胜诉方。如果邀请外国经理人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那么腐败将是他们最为关注的;与之相反,为了免遭报复,他们会给出更温和的答案。中国提供的机会始终具有吸引力,但却伴随着愈加浓重的苦涩。

世界上,没有其他国家可以提供堪比中国的低生产成本、政治稳定性、基础设施网络和不断扩大的内部市场。但取得这些优势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严峻的商业环境、知识产权风险以及日益恶劣的大城市生活环境。此外,现代中国在谈判中越发强硬和骄傲,忘记了几十年前祈求外国投资,为国内劳动力提供技术和寒酸的薪水。

中国过去35年的历史证明其是正确的,但没有提供可供效仿的模式。跨国公司在发展初期扶持了中国,如今却饱受煎熬,别无选择。如今,在中国发展的成本更高,但利润也更加丰厚。中国的吸引力来源于成本,而不是价值链的核心地位。

从长期来讲,内部市场将取得出口,消费将取代投资,质量将取得数量。这些变化将染上中国和跨国公司(如需要)的色彩。北京将继续沿着自己的方向前行,据此,甩掉附加物对中国有什么好处呢?这就是跨国公司抱怨的原因。

他们拥有令人信服的理由,中国的”出轨”是毫无疑问的,但失去优越性才真正令他们愤怒。中国变得更加傲慢,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其缺陷若在很久之前暴露,也许更会令人震惊。不管怎样,跨国公司是可以应对的,因为他们已经融入大环境,在这里,丰厚的利润让每个人欢欣鼓舞,忽略了违规行为。

如今,婚姻陷入危机,争吵是显而易见的,错误是明目张胆的,但除非更合适的人选出现,他们将继续维持这段情缘,就像分居的夫妇。

请点击这里收看我们与其创始人傅格礼的专访

(本文经过文字编辑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