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8年住房制度全面改革以来,中国住房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住宅投资增速明显,住房供给规模快速增加。1998年至2013年,中国城镇住宅投资额年均增长19%。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1998年的18.7平方米几近翻倍到2012年的32.9平方米,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一份声明显示。
其报告表示2012年底全国城镇家庭户的户均住宅套数已达到1左右。从国际经验看,在这个总量水平上,住房市场供求关系将趋向平衡。
但仍有一些住房条件比较简陋,有些住房缺乏独立卫生间和厨房。而且城镇居民住房的实际占有不均衡,有的家庭占有二套甚至多套住房,有的家庭尚没有住房。
中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从2003年以来进入一个较快上升周期。2003年至2013年间,全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从2197元/平方米提高到5850元/平方米,年均上涨10.3%。
目前,一、二线城市住房供给仍相对不足,住房销售量增长较快。供不应求使得一二线城市价格上涨压力较大,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二线城市的住宅价格同比涨幅要远远高于三四线城市。
2013年9月到12月间,一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涨幅连续四个月超过20%,三线城市的同比涨幅水平保持在11%和8%左右。许多三四线城市的住房库存不断增大,不少城市去库存化周期平均达到14-16个月。
最后,随着中国住房供求总量逐步趋向平衡,住宅投资增长的动力减弱,前些年房地产投资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将难以为继。因此,未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落是可以预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