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35岁的朱先生和家人商议应该升级更新哪款车型时,特斯拉汽车并没有在这场比赛中跑多远。
朱先生在北京的一家西方工业公司担任高级经理,他被特斯拉汽车的纯电力和零排放的描绘所吸引。作为一个两岁男孩的父亲,朱先生愿意为新鲜洁净的空气做出许多妥协。
“但是,目前在中国拥有一辆特斯拉太不切实际,”他叹了口气。”我们需要这样一辆车,既可以带我们回老家,适应路途泥泞的道路,又可以带我们远行,比如去西藏。但这是北京,我们不可能拥有两辆车牌。”
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的特斯拉汽车公司想要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就需要解决像朱先生一家这样中国消费者所面临的问题。然而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市场内,之前的美国高科技公司都曾以失败黯然离场。
比如谷歌公司,经过四年在中国的运作,最终还是选择了退出。Facebook和Twitter至今也没能进入中国市场。苹果公司终于在去年12月与中国移动敲定协议,但截至目前还在等待中国销售额达到其高企的预期。
目前没有任何有力的证据表明特斯拉汽车能成为一个例外。
特斯拉计划在四月份交付其超现代感的电动汽车给中国消费者。但目前公司在中国没有任何充电基础设施,并且尚未获得任何政策方面的支持。这两个问题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解决。更何况中国是竞争非常激烈的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
特斯拉公司的股价在过去四个月翻了一倍,这有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中国市场对其电动车需求的预测。但是特斯拉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伊隆•马斯克(Elon Musk)以及其他投资者可能很快就会意识到,进入并立足于中国市场远比他们想象的要难。
“他们假设中国消费者的行为方式和美国消费者相同。然而,中国消费者虽然具有环保意识,但他们也非常务实,” 杰克控股(JFP Holdings)创始人和管理合伙人Jack Perkowski说道。
Perkowski此前在1990年代末创立了亚新科集团(ASIMCO),并将公司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公司之一。
从北京到石家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Musk预测其Model S型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将在2015年达到美国现阶段水平。2013年该车型在美国的销量总计为22,450辆。
这是一个大胆的预测。虽然分析师们和行业观察者们认为中国的富有和特级阶层会对特斯拉汽车产生一定的需求,但如果和品牌更受中国富人认可的保时捷汽车相比,这也是一个极富野心的目标。去年保时捷在中国的销量是37,425辆,但这距第一辆保时捷卡宴在中国售出已有10年之久。
这一预测更不可思议的方面是特斯拉在中国现阶段所提供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如此薄弱。
目前,美国的特斯拉车主可以采取三种方式为他们的电动汽车充电。一是使用可以安装在车库的高功率充电桩,如果安装两个充电器,则充电一个小时可行驶58英里的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