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去杠杆化长路漫漫

Peng Wensheng

本文作者为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

通常来讲,经济主体利用负债增加杠杆,可以起到优化资源配臵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当杠杆被过分利用时,往往出现经济过热,甚至引发资产泡沫。此后的去杠杆阶段反而给经济和社会带来巨大伤害。

从历史来看,过去数次大规模金融危机与杠杆率上升过快有很大关系。2007至2008年美国次债危机源于居民部门在危机前的债务飙升。2010年开始的欧债危机主要是由部分国家政府部门债务过快上升引起(虽然背后有私人过度扩张的问题)。1990年日本资产泡沫则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企业部门过度的信贷扩张。

由于本次全球金融危机的程度较深,尤其是涉及到房地产和金融资产泡沫的大幅调整,因此危机后私人部门和金融部门资产负债表的修复难度较大,持续时间也比较长,导致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金融危机发生5年后,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各部门去杠杆进行得怎么样了?对未来全球经济复苏有什么含义?

另一方面,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企稳、通胀温和,但是央行的货币政策却偏紧,一个解释是为了控制金融风险,背后的问题是非金融部门的债务水平近几年上升很快。去杠杆成为市场对中国经济前景担忧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的非金融
部门债务状况如何?去杠杆的过程又将如何展开?

中国企业部门杠杆率高企。由于一个部门的负债是另一个部门的资产,在没有大量外债的情况下,一个经济体不大可能出现各个部门负债率同时高企的情况。

金融危机前,美国主要是家庭部门负债率高,而中国与日本当年的情况类似,家庭部门负债率较低,但企业部门负债率高。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的债务率在过去几年中上升也较快。

从短周期来看,企业的高杠杆率使得经济增长的下行更多是和投资增速下降联系在一起。从中长期来看,企业部门去杠杆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部分。经济体制改革和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新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消费上行、投资放缓,企业部门去杠杆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杠杆周期中,房地产价扮演一个特殊角色。房地产价格影响抵押物价值,与信用扩张交织在一起,形成自我强化机制。企业和地方政府的高杠杆一定程度上和过去几年房地产价格大幅上行联系在一起。如果房地产走势逆转,企业部门和地方政府杠杆率可能进一步大幅上升,带来剧烈的去杠杆压力,引发系统性风险。

有鉴于此,近期的利率上升和加强对影子银行的审慎监管尤其重要,宏观经济政策需要跳出短期的经济增长和通胀平衡的传统思维,把控制中长期金融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

而在国际上,经过近几年痛苦的调整,发达国家去杠杆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美国居民部门、日本企业部门已经基本完成去杠杆,为未来增加杠杆提供了空间。未来两年欧元区部分成员国政府债务将继续增长,由于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政府部门去杠杆将是漫长的。

由于去杠杆化进程阶段不同,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增长前景有差异。美国增长前景最好,将进入上升周期;日本虽存在消费税上调的问题,但整体增长形势仍较乐观。而欧元区刚走出衰退,仍处于底部反弹阶段。

(本文经过文字编辑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