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中国企业的沉重负债令人担忧

本文作者为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

中国最近的投资热潮给企业部门留下了大量的债务问题。自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的顶级企业很容易获得信贷,这引发了它们强劲的投资能力。

然而,新一届中国政府正试图将经济调整至更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引导经济从以前的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转为具有较高消费水平的更加平衡的框架。

2008年以来,中国的顶级企业一直在盈利下降和借款增加之间挣扎。他们现在面临的挑战是在缓慢的经济增长中管理其杠杆比率过高的资产负债表。

在这个更具挑战性的环境中,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公司(Standard & Poor’s Ratings Services)认为,中国企业服务于高债务水平的能力与一年前相比已大为减少。

某些公司和部门对经济衰退的抵挡能力相对较强,这可能导致中国顶级企业之间信用状况的分化加剧。

我们相信,在未来12个月内,这些企业中大部分的财政实力将进一步削弱。相当可观的一小部分拥有高杠杆比率资产负债表和持续高投资欲望的企业,会显得更加脆弱,特别是在当前经济放缓的情况下。

中国行业增速放缓的影响可能是不均匀的。我们认为一些情况较好的行业是:电信、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品以及医疗保健和药品。

另一方面,产能过剩的行业,如建筑材料、煤炭、运输、金属和采矿等,更容易受到影响。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压力最大,也更容易受潜在的政府政策变化的影响。

(本文经过文字编辑修改)